“智能化城市场景协同实验·深圳站”顺利举行

发布时间:2025-07-29

2025年7月26日至28日,由智维论坛主办的“智能化城市场景协同实验·深圳站”在深圳前海片区顺利举行,吸引多个机构高校及多位青年研究者、技术开发人员和城市治理从业者参与,共计60余人深度参与了此次实验。

本次协同实验以“智能技术如何嵌入城市日常与公共治理”为核心议题,围绕算法调度、数据治理、市民感知、跨界协作与制度接口建设五大主题,通过现场调研、情境模拟、即时反馈、制度工作坊四个环节,探索生成式智能与城市社会系统的协同路径,为“智能化城市治理的场景化验证”积累实践样本。

在算法调度与公共资源优化环节,参与团队在前海及周边片区围绕微循环交通优化、垃圾分类与回收调度、应急救援调度模拟三个子场景展开数据采集和算法建议机制即时验证,记录算法推荐与现场执行之间的落差、反馈滞后及潜在风险点,为未来形成动态调度与制度监督结合的方案积累第一手观察材料。

在市民感知与社会信任机制观察环节,项目组通过街区驻点访谈、实时问卷与小组讨论等形式收集市民对于智能技术介入公共治理的真实反馈,涵盖安全感提升、便利性体验、隐私顾虑及公平感知四个维度。居民普遍认为智能化可以在出行、社区安防、公共设施管理方面提升效率,但对算法在公共事务中的透明度、反馈渠道和可申诉机制提出更多期待。

跨界协作原型测试是本次实验的核心环节之一,技术开发者、制度研究者及治理从业者组成跨界小组,以深圳近期智能化治理案例为基础,围绕“算法调度的透明机制建设”“公众参与的反馈机制”及“多部门协同的数据接口设计”进行了多轮头脑风暴和即时原型测试。团队成员从不同学科视角出发,提出了包括“社区议题数据沙盒平台”“场景式反馈通道”等多项可行性思路,为未来智能化治理提供开放可迭代的结构化路径。

在最后一天举行的制度场景化设计工作坊中,参与者梳理前两日观察与原型测试成果,围绕“数据透明性与安全边界”“算法场景治理与公共信任重建”“应急场景下智能调度协作机制”三个主题进行结构化讨论,形成了《城市智能治理制度接口原型报告(深圳站初稿)》。报告从实践数据出发,结合全球智能城市案例分析,提出一套“可验证、可调试、可复制”的城市智能治理制度建议,后续将进入智维论坛“公共机制档案库”完善并提交相关城市治理机构参考。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实验除关注技术效率,更强调市民视角下的社会接受度与参与感,推动了“技术逻辑与社会逻辑协同”的可行性验证,体现了智维论坛一贯坚持的“将技术从工程问题转化为公共议题”的立场。

本次深圳站协同实验是“智能化城市场景协同实验”系列的首站,后续智维论坛计划在杭州、成都、上海等地持续开展场景化验证与制度原型孵化,探索不同城市治理体系与技术演进节奏下的协同机制差异,推动形成跨地区的智能治理公共知识网络。

智维论坛将持续关注智能化时代背景下城市治理与社会结构协同重塑的可能路径,推动公共知识生成机制与跨界协作在现实场景中落地,为全球数字社会提供结构化的中国经验与制度样本。

 

智维论坛组委会

2025年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