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的东亚教育合作高峰会成功召开,聚焦智能化背景下的中日韩教育文化协同

发布单位:首尔讯 发布时间:2021-12-01

2021年12月1日,智维论坛主办的“数字时代的东亚教育合作高峰会”在韩国首尔圆满召开。本次高峰会的主题为“智能化背景下的中日韩教育文化协同”,汇聚了来自中国、日本和韩国的教育专家、文化学者、政策制定者和技术创新者,共同探讨如何在智能化时代推动三国教育体系和文化的深度合作与协同发展。

随着数字化和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领域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变革。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在三国教育合作中实现文化与教育的跨界融合,成为本次高峰会的核心议题。

在开幕演讲中,三国的教育部代表和学术专家指出,智能化时代为东亚国家的教育体系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尤其是在教育资源的共享、个性化学习和教学效率提升方面。随着AI技术的逐步渗透,三国的教育体系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提供定制化的教育服务,从而实现更高效、更公平的教育。

然而,与会者也表示,尽管智能技术能够极大地促进教育的发展,但如何平衡技术应用与传统教育理念,如何在智能化教育中保持人文关怀和文化特色,仍是亟待解决的挑战。智能教育不仅仅是技术的推广,更是教育理念和文化认同的深度融合。

“中日韩教育文化协同”专题讨论中,教育专家们深入探讨了如何在智能化背景下加强三国之间的教育文化合作。与会者普遍认为,虽然中日韩三国在教育体系、文化背景和教育理念上存在差异,但在全球化和智能化的推动下,三国有着更紧密合作的潜力。

专家们提到,教育合作不仅仅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还应包括教学方法、课程内容、教材共享等多方面的合作。通过建立跨国教育联盟,三国高校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开发符合三国文化背景和教育需求的课程和教学模式。此外,文化交流和语言教育也应成为三国教育合作的重点,帮助学生了解彼此的文化特色,增强区域文化认同。

“智能化教育与文化适配”环节,专家们特别关注了如何在智能化教育中避免“技术殖民”现象的出现。智能教育平台的全球化发展,往往带来文化适配的问题,尤其是在课程内容、教学风格和文化表达方面。与会者一致认为,智能教育平台的开发应充分考虑中日韩三国的文化差异和教育需求,避免将单一的西方教育模式强加于东亚地区。

专家们提出,未来的教育平台应具备强大的文化适配能力,根据三国的教育传统和文化背景进行本地化调整。同时,在智能教育内容的开发中,应鼓励三国的教育专家共同参与,确保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能够真实反映各国的文化特色和价值观。

会议的最后,智维论坛发布了《东亚教育文化协同合作倡议》,倡议提出,未来的教育合作应注重智能化与文化融合的双向发展。倡议强调,应通过三国政府和教育机构的紧密合作,共同推动教育资源的共享、教育内容的创新和文化交流的深化。同时,倡议还建议设立“东亚教育合作研究平台”,为三国教育专家和学者提供长期的交流与合作平台,推动三国教育体系在智能化背景下的协同创新。

此次“数字时代的东亚教育合作高峰会”不仅为三国教育文化合作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智能化时代的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智维论坛通过此次高峰会,为中日韩三国的教育专家和政策制定者提供了一个深入探讨和合作的机会,推动了智能化背景下的教育文化融合与创新。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