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智维论坛,不仅意味着成为一个思想性社群的成员,更代表着一种共同体意识的确立、一种认知参与的姿态确立。会员身份不仅关涉平台提供的支持与机会,也是一种基于理念、行动与责任的持续关系。智维论坛会员的权益与责任,是构成这一认知生态正常运转、持续进化的基本支柱。
一、会员的核心权益
智维论坛坚持以思想为核心、以协作为纽带、以开放为精神,为会员构建了一个集认知成长、深度参与与公共影响于一体的多维度支持体系。会员在遵守相关规则的前提下,享有如下主要权益:
1. 平台参与权
(1)会员有权参与智维论坛组织的各类线上、线下、跨平台的公共活动,包括但不限于:讲座、对谈、写作营、翻译项目、研究协作、专题讨论等;
(2)可受邀作为特定议题的观察员、评论人、主持人等参与内容共建;
(3)有机会优先申请成为智维论坛工作组、项目组、策划组等协作组织的成员。
2. 内容贡献与展示权
(1)会员可向论坛投稿原创内容(文章、报告、观点、译文等),经审核后在官网、合作平台或社群渠道发布;
(2)被评为优秀作者或研究成员者,可获得专题展示、专栏开设等机会;
(3)参与的内容成果可被推荐至媒体合作方、出版项目或智库资料库,扩大个人学术或行业影响力。
3. 智识共创权
(1)会员可发起专题讨论提案、研究方向建议、翻译议题规划等项目性协作;
(2)有权申请组建兴趣小组或议题讨论社群,成为小型思想网络的发起者与管理者;
(3)对平台组织形式、运行机制、内容方向有建议权与反馈通道,参与年度社群共建会议。
4. 知识资源优先权
(1)会员可优先阅读智维论坛内部资料,包括研究报告、活动纪要、全球观察简报等;
(2)在部分论坛出版计划中,可优先作为参与者或作者获得合作邀请;
(3)可申请使用平台数据库、语料集、工具包、讲义资料等用于研究和教学参考。
5. 影响力成长权
(1)会员的优质成果将被整合进平台“年度智识贡献”评估体系;
(2)优秀者可进入“青年思想者计划”候选名单;
(3)被推荐参与国际交流、联合出版、智库研讨等跨机构联合项目;
(4)可在官方传播渠道获得署名推荐、专题访谈、年度提名等支持。
二、会员应履行的责任
会员权利的行使以责任为前提。作为公共认知共同体的一员,每一位智维论坛会员都需自觉承担以下责任,这既是制度性要求,更是思想型平台对个体认知伦理与社群意识的基本期许。
1. 遵守平台章程
(1)理解并严格遵守《智维论坛章程》所规定的各项原则、规范与行为底线;
(2)在参与论坛活动或代表论坛对外发声时,保持专业性、理性与公正立场;
(3)不从事任何有损论坛声誉、结构稳定与思想生态的行为。
2. 保持思想独立与理性表达
(1)秉持批判性思维,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
(2)在表达中尊重他人观点、避免情绪化冲突、倡导事实与逻辑导向;
(3)鼓励反思,但拒绝戾气;欢迎争论,但排斥恶意。
3. 尊重知识产权与劳动成果
(1)凡参与撰写、协作、编辑、翻译、投稿等内容,必须保证原创或合法引用;
(2)禁止抄袭、洗稿、恶意改写、AI生成伪原创等行为;
(3)遵守内容署名、协作共识、内容归属的明确协议与职业伦理。
4. 积极参与共建
(1)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参与评论、反馈、推荐、组织、传播等共建行为;
(2)关注社群发展动态,协助引导新会员融入生态;
(3)将个人成长与平台成长视为协同目标,主动创造认知价值。
5. 拥抱多元,构建包容语境
(1)拒绝任何形式的歧视、污名化、立场标签化与话语暴力;
(2)尊重不同学科、文化、背景成员的表达方式;
(3)鼓励差异化思考,包容边缘视角,推动思想生态多样化。
三、动态责任机制与参与评估
为确保责任的可持续履行,智维论坛建立了动态责任机制:
1. 持续观察机制:会员的参与状态、互动表现、内容质量将被平台定期观察与记录,用于激励支持或调整协作权限;
2. 社区自我反馈机制:会员可匿名反馈不当行为、建设性建议、协作困境,由运营团队跟进处理;
3. 年度评估机制:对核心会员、合作作者、组内成员开展非强制性参与评估,用于激励政策参考;
4. 退出机制:对于长期无反馈、严重违纪或破坏社群秩序者,平台有权取消会员资格。
四、责任即认知能力的体现
智维论坛所倡导的,不是“消费型”社群关系,而是“共建型”认知合作体。每一位会员既是平台的参与者,也是平台生态的塑造者。你拥有的权利,是你责任的正面回响;你承担的责任,是你认知格局的外化表达。
在这个碎片化日益严重、公共空间极度稀缺的时代,我们希望,智维论坛能以清晰的责任机制,构筑起一个思想高度与行动秩序并存的认知空间。而每一位会员的担当,就是这个空间得以成立、持续与繁荣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