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连接知识边界,重塑未来协作范式
2016年11月3日至5日,由智维论坛主办的全球合作与跨领域创新峰会在新加坡顺利召开。本次峰会以“跨界协同与社会转型”为核心议题,邀请来自全球五大洲的研究者、思想者、行动者共聚一堂,共同探讨如何通过跨领域合作应对日益复杂的社会挑战,推动多维度变革的发生。
本届峰会是智维论坛国际化发展历程中的又一关键节点,不仅拓展了亚洲以外的合作网络,更将“跨领域合作”这一始终贯穿于论坛理念核心的行动逻辑具象化为具体实践。峰会期间,多场主题对话、深度工作坊与文化交流活动陆续展开,参会者围绕知识整合机制、协同模型设计、全球文化感知等话题展开了深入互动。
在开幕致辞中,来自新加坡知名大学的公共政策学者指出,当今时代最棘手的问题——如气候危机、数字失控、社会碎片化——都已超越传统学科与体制边界,仅靠单一领域难以应对,迫切需要多方共同设计合作路径。正是在这种现实背景下,跨领域创新被重新赋予更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战略价值。
会议设置了“跨学科研究如何影响政策制定”“科技与艺术在社会协作中的新角色”“原住民知识与未来制度设计”“青年共创的全球网络”等多个专题讨论单元,形式灵活,交流深入。尤其在“全球知识协同实验”环节,来自加拿大、肯尼亚、日本和拉美地区的团队带来了他们在教育、医疗、社区科技等领域的协同案例,引发与会者高度共鸣。
除了正式议题探讨,峰会还组织了“文化夜”活动,邀请不同国家与地区的参与者用艺术作品、影像叙事、民族乐器、即兴诗歌等方式,呈现各自社会语境下对“合作”的理解。非正式的文化对话成为本次会议的一大亮点,也体现出智维论坛始终重视知识表达的多样性与公共性。
通过这场横跨学科、文化与国界的思想盛会,智维论坛进一步深化了其在“连接者”角色上的制度实践。与会者普遍认为,跨领域合作不应被视为理想主义的口号,而应成为新一轮全球治理架构中被认真设计、积极实践的基本机制。
峰会在持续三天的密集交流中圆满落幕,但它留下的,不只是会议纪要和发言记录,而是一张正在不断扩展的全球协作网络图谱,也是一种对“合作即创造”的价值信念的集体确认。正如闭幕语中所言:“未来的变革,属于那些愿意跨出边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