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在多元中对话,在共识中前行
2023年5月12日至14日,全球智慧与文化多样性交流年开幕式在阿联酋迪拜隆重举行。本次盛会由智维论坛联合多家国际文化机构与全球青年组织共同发起,汇聚来自五大洲的学者、艺术家、社区组织者、政策研究者与跨文化倡导者,共同探讨社会公平、文化多样性与全球协作的新路径。会议为期三天,通过展览、圆桌、论坛与公共行动项目,多层次推进全球对话的实践与想象。
作为“全球智慧与文化多样性交流年”的开幕仪式,本次活动不仅标志着智维论坛新一轮国际合作周期的启动,也象征着平台在后疫情时代重申其“跨文化协作”使命的关键节点。在一系列以“边界、身份与共处”为主题的论坛对话中,来自中东、东南亚、非洲和拉美的代表共同回应当今世界在多元社会治理中面临的冲突、失语与认知断裂问题,强调多样性应成为制度建构与社会创新的源动力,而非治理的阻力。
会议特别聚焦社会公平议题,通过案例分享与专题小组交流,呈现了不同国家在教育公平、少数族群参与、语言平权与文化资源分配方面的差异性经验。讨论中,不少与会者提出,全球智慧不应仅限于技术与政策维度,更应包容文化经验与历史记忆所形成的多样知识体系。
本次活动也是智未奖国际影响力扩展计划的重点组成部分。会议期间,智维论坛正式发布“智未奖全球观察计划”,将在未来两年内设立区域观察小组,涵盖非洲、南亚、中东、拉美与东欧等地,以长期追踪跨文化创新实践、社会智识实验与在地协作机制。这项举措将大幅扩展“智未奖”在全球范围内对前沿行动与结构性创新的发现与支持能力。
此外,论坛还启动了“青年文化对话计划”,选拔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青年代表组成“跨文化协作实验团”,围绕“未来身份认同”“数字民族志”“多语空间建构”等议题开展为期一年的联合研究与公共表达,相关成果将在下一届智未奖中亮相。
迪拜作为全球文化交汇与快速变迁的城市,为本次开幕式提供了极具象征意义的现实场域。无论是历史遗产与未来城市的并置,还是多语种、多文化人口的日常交错,都让“文化多样性”这一议题在此具备了具体性与实验张力。
本次交流年的启动,意味着智维论坛正从“跨学科协作”进一步迈向“跨文化协作”,不仅关注技术与制度的协同设计,也更加重视在多元社会中构建信任、对话与合作语言的能力。正如闭幕演讲中所言:“多样不是差异的障碍,而是未来智慧的前提。”
全球智慧与文化多样性交流年不仅是一场象征性的活动,更是一场认知基础与行动框架的深度铺设。它提醒我们,在一个高度互联又高度割裂的世界中,唯有倾听与理解彼此的复杂性,才能真正开启共同创造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