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经历新冠疫情深刻冲击之后,“后疫情时代的亚洲智慧峰会”于今日在日本东京举行,会议以“疫情复苏、数字治理与区域合作”为主题,吸引了来自东亚、东南亚、南亚及太平洋地区的政府代表、科技专家、公共治理学者以及区域组织观察员的参与。
此次峰会由智维论坛主办,重点探讨如何通过智慧手段推动疫情后的区域复苏,数字技术在公共治理中的应用,以及如何重塑亚洲国家间的协作机制。随着亚洲成为全球经济活力的重要引擎,与会者一致认为,亚洲必须通过数字工具提升治理效能,同时深化多边合作,构建更加韧性、包容和可持续的复苏路径。
会议的主旨讨论环节中,日本、印度尼西亚、新加坡、中国、韩国等国家的代表分别分享了各自国家在疫情控制、数字化服务和公共信息透明度提升等方面的做法与反思。特别是在疫情后的复苏过程中,如何借助数字技术提升公共治理效率,成为多个国家的重点议题。
中国与日本的专家在讨论中共同提出了建立“亚洲数字信任框架”的倡议,以促进区域内数据跨境流动与技术标准的协同。这一提议得到了与会者的广泛认可,认为数字信任框架不仅能促进区域合作,还能提升各国间的透明度和合作信任,推动亚洲各国共同走向后疫情时代的复苏。
峰会特别强调了青年参与与技术伦理,设立了“未来治理实验室”板块,邀请青年代表与技术开发者共同探讨算法治理、公民参与平台及数智社会的公共价值定位。与会的年轻一代强调,数字化社会不仅要追求技术进步,还应注重伦理价值的导向,确保数字化治理的公平性与透明度。
这一议题引发了广泛关注,尤其是在当前全球治理的转型期,如何在技术进步中保障公民权利和社会公平,成为后疫情时代治理的核心问题。峰会倡导通过建立包容的技术开发机制和跨文化的协作平台,使技术成果能够服务于全社会的共同利益。
“区域合作再设计”环节成为本次峰会的另一大亮点,多国代表呼吁在面对卫生、安全、生态等跨境挑战时,应构建新型的公共产品合作机制。与会代表认为,传统的合作模式已无法满足当前全球性问题的需求,必须建立更加灵活、高效的区域合作框架,以应对未来的全球性挑战。
在此背景下,峰会提出了一系列合作方向,包括推动开放数据共享、建立区域数字治理研究网络、加强边缘地区技术赋能等,旨在推动亚洲地区在后疫情时代更加紧密的合作与协同发展。
本次峰会不仅为亚洲地区的制度协同与价值对话提供了一个新平台,还体现了区域内部在困境中寻求联动创新的强烈意愿。东京作为主办城市,其在科技与社会融合发展方面的政策实践,也成为了多方代表借鉴的重要案例。
此次峰会标志着亚洲各国在后疫情时代加快合作步伐,推动智慧融合,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决心。智维论坛通过这次会议为区域合作提供了智慧框架,为亚洲国家在新的全球挑战面前提供了更为坚实的合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