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文化与数字遗产保护论坛成功举办,探讨高原文化的数字表达与教育融合创新

发布单位:拉萨讯 发布时间:2023-06-25

2023年6月25日,藏文化与数字遗产保护论坛在西藏拉萨顺利召开。本次论坛的主题为“高原文化的数字表达与教育融合创新”,汇聚了来自国内外的文化遗产保护专家、教育学者、数字技术开发者以及政府和文化机构的代表,共同探讨如何通过数字化手段保护和传承藏族传统文化,并促进文化教育的创新融合。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面临着新的机遇。特别是在高原地区,如何利用现代数字技术,保留和传播独特的藏文化,成为了本次论坛的核心议题之一。与会者普遍认为,藏文化不仅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数字化手段的应用无疑为其保护和传承开辟了全新的路径。

在论坛开幕式上,专家们重点讨论了数字化技术在高原文化表达中的应用。与会的文化遗产保护专家表示,藏文化在语言、艺术、宗教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但由于地域偏远和信息传播的局限,许多文化遗产面临消失的风险。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可以通过影像记录、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手段,让藏族文化的精髓在全球范围内传播。

论坛中特别强调了通过数字化手段对藏族文献、寺庙壁画、传统手工艺等文化资产的保存。通过数字化存储和展示,不仅能够更好地保护这些文化遗产,还能够让更多人跨越地理和时间的界限,体验和理解藏族文化的深厚底蕴。

“数字化与文化教育融合”专题讨论中,教育学者和文化工作者探讨了如何将数字技术融入到藏文化的教育体系中。与会者认为,藏族的传统教育模式和文化传承方式,需要与现代技术和全球教育资源接轨,从而提升文化教育的效率和影响力。

专家们建议,通过数字化平台和虚拟课堂等新型教学手段,可以为藏族学生和文化爱好者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材料和互动体验。例如,利用数字技术开发藏文学习软件、虚拟博物馆等,将传统知识与现代技术相结合,不仅能让更多年轻一代接触和学习传统文化,还能推动跨地域、跨文化的交流与理解。

此外,专家们还指出,在藏文化教育的创新过程中,必须注意保持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避免文化的“淡化”或“同质化”。因此,教育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数字化转型,应始终坚持文化多样性和独特性原则。

论坛的另一大亮点是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与数字技术的协作”环节,专家们强调,藏文化的数字化不仅仅是技术和学术的结合,更是文化传承、教育和社会发展的协同过程。数字技术的进步,要求不同领域的专家和机构紧密合作,包括政府、文化机构、教育部门、技术公司和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的参与,才能真正推动藏文化的全面保护与创新发展。

专家们呼吁,跨学科的合作将是未来藏文化数字表达和教育融合创新的关键。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地方性文化和教育单位与技术公司合作,共同开发适合藏区特点的数字化平台,为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本次论坛的圆满成功标志着藏文化数字遗产保护工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随着全球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关注不断增强,数字技术在藏文化教育和传播中的应用前景广阔。专家们表示,未来应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推动藏文化的全球共享与展示,同时根据区域特色,推动藏区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数字技术,藏文化不仅能在保护中得以延续,还能成为全球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智维论坛通过此次论坛,推动了高原文化的数字化转型,也为藏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创新探索了新的路径。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