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城市崛起路径何在?区域协同与新兴城市群发展峰会在南昌举行,聚焦打造区域创新高地

发布单位:区域协同与新兴城市群发展峰会秘书处 发布时间:2019-10-25

10月24日,区域协同与新兴城市群发展峰会在南昌召开。峰会以“中小城市如何打造区域创新高地”为主题,围绕城市群结构重塑、中小城市功能再定位、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等议题展开深度研讨。来自全国多地的规划专家、政策研究人员、地方政府代表、产业界人士齐聚一堂,探讨新阶段城市群发展与区域一体化协同的关键问题。

会议指出,当前中国城市化进入深度调整阶段,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功能日益集聚,而广大的中小城市在区域结构中的角色正面临重塑压力。在此背景下,中小城市如何摆脱“边缘化”“跟随式”发展路径,主动融入区域创新网络、承担功能性分工,是构建高质量城市群体系的重要课题。

与会专家认为,中小城市要实现从“区域节点”向“创新高地”跃升,必须突出四个维度:一是增强产业承载力,打造专业化、差异化的产业平台;二是建设区域协同型创新平台,主动承接知识要素和高端人才流动;三是深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与大城市的资源互联;四是构建制度型开放机制,推动“同城化”要素流通规则落地。

南昌作为中部地区的典型区域性中心城市,在此次峰会中分享了其在产业链延伸、产教融合平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通道打造等方面的探索经验。部分与会城市代表也介绍了围绕本地传统产业转型、园区升级、创新资源引入等方面的典型做法,如设立“城市科创走廊”、打造“创新支点型区块”、建设“低成本高效率”科创服务体系等。

会议期间,还发布了《新兴城市群中小城市创新发展能力指数报告(2019)》,从创新基础、载体建设、成果转化、政策支持等维度对全国60余个中小城市进行评估,显示部分区域节点城市在近两年创新体系搭建方面呈现出“快速起势”态势,但整体仍面临资源分散、平台弱化、协同机制不畅等共性问题。

会议形成如下共识:  

1. 要推动中小城市融入国家创新体系的“中层结构”,避免孤立发展;  

2. 要探索差异化发展路径,明确在区域中的功能定位与专业方向;  

3. 要完善城市群治理机制,加强跨地市、跨园区协同制度保障;  

4. 要在要素配置机制、财政激励制度、土地与空间政策方面为中小城市释放发展弹性。

此次峰会由相关研究单位组织,相关成果将以专题建议形式报送有关部门,并推动后续开展“区域创新支点型城市协同发展机制试点”研究工作。

      本稿由区域协同与新兴城市群发展峰会秘书处编写,转载请注明出处。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