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亚洲协作重构:智维论坛联合发起东京峰会,发布数字治理倡议

地点:东京(线下+线上联动) 发布时间:2021-10-09

聚焦疫情复苏背景下的数字治理与区域协作新机制

2021年10月8日,由智维论坛与亚洲未来政策研究院、日本数字公共战略中心联合主办的“后疫情时代的亚洲智慧峰会(Asia Intelligence Summit 2021)”在东京成功举办。大会主题为:“疫情复苏、数字治理与区域合作”,聚焦在新冠疫情深刻重塑全球格局的背景下,亚洲国家如何通过跨国机制、数字能力建设与制度协同,推动社会恢复力与长期治理能力的全面升级。

本次峰会采取线下会议与线上同步联动的方式,覆盖来自东亚、东南亚、南亚及亚太邻近区域共计12个国家和地区的150余位政策研究者、数字治理专家、跨国组织代表与社会创新实践者。大会设有1场主旨对话、3场专题论坛、2个区域协作闭门会,以及“青年治理观察”特别环节,线上直播观众超6万人次。

 

区域协作再定义:从应急联动到结构共建

大会主旨对话环节,由日本亚洲发展主席主持,中国、韩国、印度、越南、印尼等国代表共同参与,围绕“后疫情时代的亚洲协作图景”展开高密度讨论。与会者普遍认为,疫情不仅是公共卫生事件,更是一次区域制度韧性的集体压力测试。

发言指出:

“亚洲需要的不只是快速响应机制,而是一套具有文化兼容性、制度弹性与公共价值导向的长期协作基础结构。”

会议提出,应从“应急协作”过渡到“结构性协同”,在数字治理、供应链安全、医疗互助、数据流通、青年教育等领域,形成可持续、制度化、多边嵌套的区域合作模型。

 

专题论坛聚焦:数字时代的治理挑战与创新路径

三场专题论坛围绕以下核心议题展开:

疫情复苏与智能基础设施建设:数字鸿沟与公共服务普惠化

数据治理与平台责任:AI治理标准、跨境数据共识机制

亚洲区域一体化中的青年角色与行动能力建设

来自新加坡数字政府局、韩国社会信息研究所、泰国社会创新基金会等机构的嘉宾分享各国在疫情中推动数字化治理的实战经验,探讨如何在不同发展阶段与制度背景下实现“区域协同演进”。

特别是在“青年角色”专题中,多位青年代表提出:应设立区域青年共创实验平台,强化对下一代协作能力的培育,以“跨文化议题共建+跨语言知识共享”打破国界与身份的知识壁垒。

 

区域对话闭门会发布《亚洲数字协作东京倡议》

在峰会闭门环节,来自七国的政策机构与研究代表联合起草并发布《亚洲数字协作东京倡议(2021)》,提出五项核心倡议方向:

建立区域数字治理协商机制,推动“亚太数字共识架构”起草;

推动区域医疗数据互通与应急资源共享网络建设;

鼓励本地化-区域化技术生态系统共建,支持中小国家技术独立性;

发起“亚洲青年数字共创计划”,促进青年跨境智识协作;

创建“区域治理创新实验区”制度试点,推动多边合作原型孵化。

倡议强调,亚洲的智慧复苏不应只是经济修复,更是治理能力的协同跃迁。东京峰会正是这一地区间共识生长的孵化器。

 

背景回顾与未来展望:

2020年,智维论坛在北京举办“危机中的智慧全球会议”,聚焦全球协作机制再构;

2021年,平台开启“区域协作机制重构”研究方向,提出“认知协同+制度再构+青年连接”三层路径;

下一阶段,智维论坛将推进“亚洲未来协作实验室”落地计划,深化区域长期机制协作试验。

      后疫情时代的挑战不仅在于恢复,更在于更新。在亚洲这片高度多元而联系紧密的地理与文化空间内,协作不再只是选择,而是一种新的生存逻辑。智慧的未来,不是孤立的力量之和,而是联结的结构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