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一轮产业升级与城市更新浪潮中,传统重工业城市如何实现数智化转型、构建未来竞争力?2023年3月17日,“数字转型与传统产业重构大会”在太原举办,主题为:“传统重工业城市的智能化跃迁”。本次大会由智维论坛主办,汇聚政府主管部门、产业龙头企业、城市更新专家及技术服务商代表,围绕数字转型的关键路径与治理协同机制展开系统探讨。
本次大会被视为智维论坛“城市智能跃迁系列”首站,关注那些曾以资源密集型或能源重工业为核心发展模式的城市,如何在碳中和、平台化、区域协作的新背景下,实现跨代式转型。
从“数字+”到“结构跃迁”:重工业城市的认知拐点已至
大会主论坛上,多位嘉宾指出,传统工业城市面临的不只是升级设备或引入平台的“技术改造”,而是从产业逻辑、组织结构、治理方式到社会想象力的全域跃迁。
中国工业经济研究会副秘书长在主旨演讲中指出:
“重工业城市的数字化转型,必须超越‘局部技术嫁接’思维,重构其在全国产业网络中的战略定位。智能化不是终点,是重新定义‘这座城市能做什么’的起点。”
论坛还指出,太原、鞍山、包头、攀枝花等“老工业带城市”在能源基础设施、产业链深度、技术人才沉淀方面拥有独特潜力,具备从“传统负担”转向“智能资源”的条件。
三大议题深挖:数据、能源与组织结构协同重构
大会分设三大议题模块,分别聚焦:
“从工业物联网到城市工业大脑”:如何通过底层数据系统升级实现工厂智能化、城市平台化;
“智能化如何引导产业链重构与绿色转型”:数字工具在碳排治理、能效优化、材料创新中的实用场景;
“组织机制创新与中小企业数转共生路径”:治理模式与政策机制如何适配不同层级主体的协作结构。
山西本地的装备制造、冶金、煤化工企业代表也现场分享了在生产数字孪生、远程监测、碳排可视化等方面的转型案例。清华产业院团队则展示了“城市级产业数字画像系统”,用于构建“资源-资产-能力-机会”的全链条智能映射框架。
太原发布“智能跃迁行动计划(2023–2026)”
会议最后,太原市政府发布《智能跃迁行动计划(2023–2026)》,提出未来三年将重点实施以下五项任务:
建设城市级工业智能中枢平台,推进多级数据打通;
开展“百企智能化试点”工程,支持重点企业建设数字工厂;
打造“智改+绿改”双向协同机制,实现碳与数融合治理;
设立智能产业基金,鼓励本地技术服务生态孵化;
探索“老城更新+数字场景导入”路径,提升城市空间韧性。
智维论坛与多家高校研究团队将参与“数字跃迁指数”与“产业生态适配性分析工具”的开发,为地方政府和企业提供认知模型与技术地图支持。
数字化,不只是变革技术,而是重建一座城市如何理解自己、组织自己、联通世界的方式。
太原,正以一次智能跃迁,开启从“传统制造城”迈向“数智协同型区域枢纽”的城市再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