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2日,智维论坛主办的“海丝文化与世界遗产论坛”在福建省泉州市成功召开。本次论坛的主题为“传统文化在全球语境下的传播策略”,汇聚了来自文化遗产保护、国际传播、旅游产业等领域的专家学者、政策制定者及文化传承者,聚焦如何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推动海丝文化及其他传统文化的跨国传播与保护。
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多元的文化资源。此次论坛不仅讨论了如何有效传承和传播海丝文化,还探索了传统文化在全球语境下如何保持活力与创新,实现可持续的文化传播。
在论坛开幕式上,泉州市文化旅游局局长指出,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拥有众多历史遗产和文化财富,这些文化遗产不仅展示了泉州的历史,也承载了中外文化交流的深厚记忆。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利用这些文化资源,推动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播,成为了文化遗产保护的重大课题。
与会的文化学者强调,海丝文化的历史价值不仅体现在其对全球贸易的推动作用上,更在于其体现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专家们表示,今天的文化传播,不仅仅是物理层面的文化交流,更需要通过跨文化的理解与互动,推动不同文化间的相互尊重和认同。海丝文化作为全球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其传播与保护应当不仅限于学术研究或地方纪念,而要走向全球舞台,成为文化对话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全球语境下的传统文化传播”专题讨论中,专家们探讨了如何在全球化和数字化背景下进行有效的文化传播。与会者指出,全球文化传播面临着信息过载、文化同质化等问题,如何通过创新的传播策略,使传统文化在全球语境中既能保持其独特性,又能够获得广泛的认同,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
有专家提到,传统文化的传播应注重“文化的在地化”,即如何通过符合全球需求和现代生活方式的形式,将传统文化加以包装和传递。例如,通过数字化展览、虚拟现实体验、跨国文化活动等方式,可以将海丝文化呈现给全球观众,同时尊重每个文化背景下的独特理解和体验。
另外,专家们建议,文化传播不仅要依赖传统的媒体渠道,还应善用新媒体、社交平台等现代传播工具,建立多元化、跨文化的传播网络。通过短视频、网络直播、社交媒体平台等传播手段,能够快速吸引全球年轻人群体的关注,进而扩大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转型与全球合作”讨论中,专家们强调,数字技术在传统文化传播中的作用愈加突出。特别是随着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和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传统文化遗产不仅可以在本地得到保护,也能够通过互联网和数字化平台面向全球观众进行展示。
此外,专家们还提到,全球合作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播至关重要。各国文化机构应加强合作,分享数字化资源,共同推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播。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学术界、民间机构和企业的协作将成为推动全球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播的重要力量。
在“文化创新与跨国文化交流”环节,专家们强调,文化的创新并不意味着传统文化的消失,恰恰相反,文化创新是传统文化在全球化语境中的新生。通过创新的形式与表达方式,传统文化能够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得到认可与尊重。
此次“海丝文化与世界遗产论坛”的成功召开,为全球范围内传统文化传播的创新路径和策略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经验。随着全球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海丝文化作为全球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焕发新的生命力。通过创新的传播方式、数字化手段和跨国合作,海丝文化将在世界舞台上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推动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与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