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革者论坛聚焦数字经济分配机制 首提“技术-制度-公平”协同模型

地点:杭州 发布时间:2015-09-28

聚焦“数字经济与社会公平”,闭门峰会推动技术时代社会正义新议程

2015年9月25日至27日,由智维论坛联合多家国内外思想平台与学术机构共同主办的“全球变革者论坛”在杭州成功举行。本届论坛以“协同转型时代的认知力量”为主题,邀请来自技术、政策、经济、社会创新等多个领域的变革者、思想者与行动者,共同讨论技术驱动社会转型中的结构性挑战与制度性想象。

论坛期间,“数字经济与社会公平”闭门峰会作为重磅特别环节于9月26日举行。峰会采取非公开、邀请制形式,聚集了来自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社会政策、数据治理、劳动研究、数字人权等领域的30余位专家学者与机构代表,围绕“数字经济时代的社会分配机制重构”进行系统性探讨。

此次闭门峰会的举办,标志着智维论坛进一步深化其在“智能技术与制度伦理”交叉领域的研究与议题引导能力,并提出多个具有前瞻性的政策建议与合作倡议。

 

全球变革者汇聚杭州:从洞察到行动的认知集结

“全球变革者论坛”作为智维论坛面向未来的年度品牌活动,旨在打破知识壁垒、激活公共协作、推动跨界创新。今年的大会聚焦三大主题:

技术与制度:数字化治理结构如何演化?

公共性与平台化:协作逻辑在被谁设计?

创新与公平:社会价值如何在数据时代得以重新分配?

论坛设有8场公开演讲、10场工作坊与3场“认知实验室”对话环节,议题覆盖人工智能伦理、数字身份、公民科技、算法正义、平台劳动等关键前沿。

来自印度、英国、尼日利亚、芬兰、阿根廷等国的与会代表围绕“全球南方的数字权力结构”“女性在数字经济中的隐性劳作”“从‘共享’到‘剥削’的技术平台转型”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推动了问题意识的全球互通与经验借鉴。

 

闭门峰会焦点:数字经济背景下的公平逻辑重构

作为此次论坛的重磅环节,“数字经济与社会公平”闭门峰会于9月26日全天举行,核心目标是深入探讨一个关键问题:

在以算法与数据为核心资源的新型经济体系中,如何保障社会公平与制度正义?

会议聚焦以下键议题:

平台经济下的劳动权利与算法监督

数据所有权与再分配机制

智能金融与“数字贫困”陷阱

弱势群体的技术赋权与协作能力建设

制度层面对数字权力的监管架构构建

会议特别强调,“数字红利”已不再自动带来“社会福利”,相反,若缺乏制度回应,极可能加剧技术异化、经济集中与社会不平等。

加拿大数字治理学者在会上指出:“算法不具备公平的天性,它只是偏见的自动化。技术工具化的趋势,正在遮蔽深层的结构性不公。”

中国大陆的基层数据治理实践者也分享了在城市边缘群体数字身份接入、医疗平台资源分配等方面的具体案例,提出“制度公平不是算法逻辑的产物,而必须源自社会协商与治理共识”。

 

未来倡议:构建“技术-制度-公平”三元协同模型

峰会闭幕环节,与会代表共同发起《技术与社会公平杭州倡议(草案)》,提出推动以下三项战略性方向:

建立数字公共性指标体系,用于衡量平台结构的公平度与透明度;

推动跨学科公平机制研究联盟,汇聚技术、伦理、社会、法律等多元智识;

设立“数字社会公平实验项目”,在不同城市与平台试点数据治理与分配模型创新。

智维论坛表示,将持续推动此议题后续研究,并在2026年前发布《全球技术治理中的公平机制观察年报》。

 

回顾与展望:

2013年,智维论坛设立“智未奖”,开启以“认知转型”为核心指标的思想创新评价机制;

2012年起,平台持续关注人工智能与制度伦理议题;

      本次论坛是智维平台内容从技术前沿向技术社会学与制度设计方向延展的关键节点。